科技创新
团结奉献,求实进取
详细信息
美好回忆:炉火记忆
小时候,我们全家住在拥挤的平房里,取暖和做饭都要靠烧炭火炉子。我烧火的技术一向很差,经常把炉火搞得奄奄一息。结果,饥肠辘辘,肚子造反。妈妈是救星,她下班后,风尘仆仆地一进家门,就接过火柱,嘴里念念有词:“火要着虚。”她用力疏通炉灰,添加柴火,不一会儿,炉火就“突、突”地响着,越烧越旺。一大锅热腾腾的饭就做好了。
那时,我和爸爸时常得用平车去厂里买煤。为了节约烧煤,我还打过煤膏,翻腾锅炉渣,捡拾没烧尽的煤核,都是很费周折和力气的事。做的最多的饭是棒子面糊糊,就炒水酸菜。我第一次炒菜是那天大人不在,我吃力地切好一小盆土豆丝,炒时不知放醋,特别难吃。取暖也是烧炉子,有铁皮烟筒散热。上小学时,班里排值日,两人一组,负责放学时封炉子,只留一个小眼冒火,一直要延续到第二天早上同学们来上课。如果火熄灭了,得找柴火和废纸生火,烟熏得够呛,还得挨批评。炉子里的炭火有时带着很重的硫火味,刺激得脑袋发沉,嗓子不舒服。后来,人们有时能够搞到土焦炭,炉火很旺,也不容易熄灭,很是带劲。
我上班后,做了钳工,着实为家里的取暖大费一番功夫。用砖垒火墙,安装简易土暖气,接加粗的铁皮烟筒,都效果不佳。婚后,我和全家分别搬进楼房,有了暖气,和煤气灶,从此告别烧碳火炉的累赘。有时去丈母娘家,会遇到丈母娘烧高级特制的暖气铁炉子,很旺也省力。这也只是冬季才用,取暖效果良好。平时,丈母娘家做饭一般用电磁炉,用电比烧炭省钱,也简洁方便。
国家兴旺发展,老百姓的生活随着一天天改善,这体现在日常的方方面面。烧碳火炉子的往事现在只是其中一件往事记忆的笑谈。